一块块粗糙的泥巴在一双双肉肉的小手中欢畅地翻来滚去,泥土的自然气息呼唤着孩子们的天性,孩子们用泥巴创造着自己世界,表达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的想法。这是一次艺术教育观摩活动“泥塑”,我是观摩者。
小远对泥巴的热情和专注吸引了我。他对着一块大大的泥块左看看,右看看,一会儿用手比划,一会儿用尺子测量,那种投入的状态极像一位胸有成竹的小泥匠。他用力地拍打了一会儿泥块,然后使劲地将泥块抓起来、摔下去,就这样反复地抓、摔。几分钟过去了,别的孩子的作品已基本有了雏形,小远手中的泥巴虽已稍微圆润了一些,但仍然看不出作品的轮廓。
小远的落后引起了教师的注意,“小远,需要老师帮忙吗?”小远没有抬头,兀自忙碌。教师提醒道:“你这块泥是不是有点大了?”小远仍然没有言语。“你看,瑞瑞的大树都快捏好了,你这还早着呢。”教师的一再提醒让小远从自己的世界里走了出来,抬头看看四周。教师以为小远默许了,便帮助小远捏出了作品的大体轮廓,然后满意地走开了。可是,接下来小远的创作并不顺利,他有些茫然和无措,待教师再一次站到小远身边的时候,他的作品并无任何进展。教师可能认为小远需要同伴合作,便让其他孩子与小远合作完成了作品。活动结束了,在介绍作品的时候,小远只说了一句话“这不是我的作品”,眼里满是遗憾……
我不知道这次创作在小远的记忆里会留下怎样的痕迹,可是,小远创作之前的热情和创作之后的遗憾却唤醒了我的思索。
幼儿的艺术活动追求什么?教师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该起什么作用?孔起英教授在有关《3~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艺术领域的解读文章中指出:“艺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精神成长性需要的满足,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、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。”“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,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……”
在艺术活动中,那些在成人眼中不是很精致的泥片、泥条等作品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成功的喜悦,那些稚拙的作品里流动着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。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抒发情感,而这种帮助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伸手,而是退出,让孩子独立地想,独立地表达,哪怕他的作品有一些缺陷甚至是失败的,只要这种表达是孩子自己的,孩子感觉满足,便成功了。
小远活动之初的热情是来自对表达的渴望,可是这种热情在教师的“支持”和同伴的“合作”中一点点消退了。小远为什么会取很大的一块泥?他为什么反复地摔泥?他到底需不需要“支持”和“合作”?教师可能无法准确地解读到这些信息。可是,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,只有当孩子处于“心求通而未得”的状态时,教师启发和支持的价值才是最大化的。即使小远的作品真的因为缺少支持和合作而失败了,这也是孩子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,他也能从中获得满足。相反,成人认为的“成功”取代不了孩子从自我表达、创造中获得的满足。
一次创作的遗憾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会很快消失,但是,如果这样的遗憾在孩子的世界里堆积多了,被吞噬的会是孩子感受美、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,所以成人切莫随心所欲、轻举妄动,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。我们既要尊重孩子的“需要”,也要尊重孩子的“不需要”。
摘自:《学前教育》2015.04